2020年10月26日
文 / 鲁 虹
全文共 4386 字,阅读大约需 12 分钟
上海是我国率先开展绿色殡葬建设的城市之一。经过60多年的努力,火化已经成为上海市民在处理逝者遗体时的习惯,即使是郊区农村居民,也十分自觉。这是上海绿色殡葬建设的一个巨大成绩,其意义远超过火化率本身。
遗体经火化后,在体积上仅剩5%左右,重量上不超过10%,遗体中的病毒细菌被消灭,火化对遗体的减量化、无害化效果十分明显。用火化方法处理遗体,是节约安葬用地、防止带病遗体的二次污染和遏制瘟疫传播的有效措施。为推进火化改革所建设的骨灰公墓及各种安置骨灰的设施,承载着安置遗体火化后存留骨灰的使命,对于加快提升火化率和巩固第一次殡葬革命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建设绿色殡葬的视角看,骨灰墓葬的初衷是“绿色”的;上海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成效也是十分显著的。
但随着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土地紧缺等问题慢慢凸显。对殡葬行业而言,随着耗地、硬质化、白色化等问题日渐彰显,传统形态的骨灰墓葬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上海殡葬改革的实践,向人们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绿色殡葬的要求。上海殡葬的绿色发展,急需改变当下这种“浅绿色”的殡葬传统形态,率先向“深绿”迈进。
一、上海的现代殡葬应该是“深绿色”的
殡葬改革,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一场“绿色革命”。在上海,遗体火化和骨灰公墓成为殡葬改革的绿色初衷和绿色特征的载体。人们在这场“绿色革命”中面临的困难主要是理念的和习俗的。因此,要从生态文明视角重新认识和评价这场绿色革命,确认其绿色初衷和绿色特征,并正视存在的问题。
根据上海市死亡人口曲线进行预测,2015年~2030年上海的累计死亡人口将达244.3万。一方面,最新的调研表明,近七成的上海市民仍然将传统墓葬作为自己“百年之后”的首选。而另一方面,由于土地承载力的刚性制约,上海60%以上的经营性公墓及90%以上的公益性公墓纷纷陷入不能再按以往的方式安葬骨灰的危机。不少殡仪馆已在城市化过程中相继“进入”城区中,与民居毗邻,引来不少矛盾。
近20年来遗体火化炉虽历经技术改造,但大多仍难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地处上海城市地理中心的益善殡仪馆,年火化任务达5万具,成为世界之最,火化集中排放量大,减排及遏制超标排放的任务十分繁重……
上海已经完成了由保存遗体到不保存遗体的第一次殡葬革命,并开始探索由保存骨灰到不保存骨灰的第二次革命。为此,上海早在1991年,就开始倡导并推行不保存骨灰的海葬,但到今天,上海的海葬率仍徘徊在4%左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两次革命中,第二次远比第一次要艰难得多,时间跨度要长得多。
面对土地生态承载力的刚性制约、超大城市的城市定位、公众日益提升的殡葬需求,上海殡葬“深绿”发展已时不我待。
二、“深绿”殡葬是“殡-葬-祭”全程化的环保殡葬
绿色殡葬指现代环保科技在殡葬全过程中的运用,包括遗体处理、骨灰安置、落葬后的祭祀等。深绿殡葬则是指在“殡-葬-祭”全流程节约资源、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实现殡葬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即便上海的火化率已达到100%,但如果在“火化后”仍是大碑大墓,过度消耗土地,过度硬质化、白色化,那么,就不能算是达到了“深绿”。即便葬式生态化较高,但在祭扫过程中,不进行安全承载力管理,祭扫人流超过其承载力,极易发生安全事故,那么,也不能算是达到了“深绿”。
(一)遗体处理的深绿化
人类遗体是一个超级污染源。遗体滋生的病原体和传染病遗体所携带的病原体将直接危害人民的健康。遗体处理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化学药剂和燃料,还会产生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噁英等大量污染物。上海殡葬不仅要抓火化率,更要抓“深绿”火化率。
当前上海共有殡仪馆15家,经过多年正规化达标建设,这些殡仪馆的布局不断改善,绿化美化程度不断提高,馆容馆貌明显变化。但部分殡仪馆,特别是郊区部分殡仪馆场地偏小,殡葬活动用房不配套,追悼厅、休息室狭小简陋,与市民治丧需求不相适应,亟待改造。
传染性病菌在空气中传播会污染殡仪馆工作区域的空气。特别是这次的新冠疫情,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殡仪馆遗体传染性病原体传播可能带来的巨大威胁。因此新冠疫情爆发后,各殡仪馆都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如给工作人员配备消毒水、口罩、防护服等等,但这些措施仍然具有一定的临时性。本市火化炉大部分未安装后处理装置,加之长期超负荷运转,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热排放还存在一定超标现象,二噁英排放也没有根绝。因此,建立长效机制,规范遗体接收、处置;建立疫情感染死亡病例遗体接收和火化的处置预案;改善殡仪场所的通风条件,解决臭氧杀菌带来的空气二次污染问题;加快火化炉的更新改造并实施科学的操作工艺,尽快将这些问题加以解决,对于以环境保护为主旨的本市深绿殡葬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市卫生棺中的“铺金盖银”现象日益突出,甚至有些丧属将烧酒、打火机等混入棺中,极易发生爆炸,损伤火化炉。将皮带、皮鞋及塑料制品放入棺中的现象也较普遍,这些行为都增加了污染排放。《上海市殡葬管理条例》规定,殡葬服务单位应当加强对殡葬服务设备、设施的管理,保持殡葬服务场所和设备、设施的整洁和完好,防止环境污染,但对于卫生棺中放置物品的问题,没有具体规定。《上海市殡葬管理条例》还规定,殡葬服务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对殡葬服务场所中妨害公共秩序或者抛撒、使用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行为,应当予以劝阻、制止。但“封建迷信”这个概念在实践中很难把握。因此急需完善相关的殡葬法律,为绿色殡葬发展提供充分有效的法律依据。
殡殓礼俗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互合作下的文化形态。建设深绿殡葬要创新产品,研发各种具有文化特色的环保的殡、殓、祭产品,用现代科技手段记载逝者的生平、人生文化、生命档案,提升文化品位;要探索新的销售方式,对于一些可重复利用的殡葬用品,如鲜花、布幔等,探索采用出租和销售相结合模式;要开展殡葬文化传承和情感体验的延伸服务、增值服务,开展以“生命文化教育为主线”的殡殓礼仪设计,进行殡葬礼俗创新。
(二)骨灰安置的深绿化
传统的骨灰公墓在确保第一次殡葬革命顺利进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没有骨灰公墓,以火化为主线的殡葬改革不可能有如此巨大的成功。但如今,在土地承载力已接近极限、环境承载力也已接近极限的上海,传统的骨灰公墓是不可持续的。以更大的力度提倡土地可循环使用的生态安葬是保障本市市民“逝有所安”的必然选择。
如果保存骨灰是不保存遗体(火化)后的一种历史必然的话,那么,在保存骨灰的长年实践之后,力推不保存骨灰的海葬、撒散、深埋等生态安葬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既要认识到实现生态安葬是本市土地刚性制约和死亡人口持续增长下的必然选择,又要认识到推行“生态安葬”是殡葬“深绿”发展的趋势和走向。
“十三五”时期,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绿色殡葬建设,先后出台了《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加大对节地生态安葬的奖补力度,从2017年6月起,具有本市户籍人员过世后,对丧事承办人在本市经营性公墓和经营性骨灰堂选择撒散、深埋等不保留骨灰的生态葬式,以及树葬、花坛葬、草坪葬、格位存放和家庭成员合葬等节地葬式的,每具补贴1000元。2018年起,再度提高海葬补贴标准,从2000元/具上调到4600元/具。但随着上海市民收入的提高,使公益生态葬的吸引力下降,出现了生态惠民措施和生态公益资源的“放空”现象,壁葬、室内葬出现了“过剩”,深埋、撒散更是鲜有光顾,受到大额奖补的海葬占比上升得也不快。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发展到“五位一体”。按照“五位一体”的指导思想,葬式创新和推广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殡葬深绿发展不仅是一场葬式改革,更是一场社会文化改革。要从公众心理、消费习俗、公众收入、公众接受度等多个社会维度来思考生态公益资源的“放空”现象。这表明走“深绿”发展之路绝不是一个单纯的殡葬行业的“技术活儿”,让公众接受深绿葬式产品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三)祭扫过程的深绿化
将公墓设施承载力的约束作为祭扫活动的内在要素,是祭奠过程深绿化的必然要求。生态文化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祭扫活动的深绿化发展,主要表现在祭扫中树立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观,以设施承载力为约束,确保祭扫安全。本市殡葬一直倡导绿色出行,减少小汽车的上路数量,舒缓交通拥堵,减少尾气排放,还开展“鲜花换鞭炮”活动,净化环境,这都是祭扫过程中“绿色化”表现。
为了实现祭扫过程的深绿化,要加大现代科技在其中的运用。例如,针对本市清明、冬至祭扫超大的人流高峰,可研究运用卫星远程监控系统通过卫星网络传送各墓园内部监控的实时图像,及时了解祭扫人流状况。在祭扫高峰时段,通过对赴各墓地周边的交通要道的车流和人流进行监控,以便采取及时的疏导措施。还可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及时发表和沟通相关信息,及时调整应对措施。
再如,要推广网上祭祀等新型环保祭奠方式,家属可以将记录逝者生前活动的数字音频、视频上传到服务器,还可以在世界的任何角落、任何时间上网祭奠、凭吊,且避免了传统祭祀时燃放鞭炮及焚烧锡箔等祭扫方式带来的安全隐患与环境污染。可以在由殡葬管理部门统一认证的公益性PC端和移动端的祭祀网站,制作网上实景纪念馆,设置亲人纪念堂,并与各殡葬服务单位网站进行互相链接,更好地实现家属在虚拟公墓上进行祭奠亲人、寄托哀思的愿望,并逐步使群众由实地、实物祭扫,转变为对逝者的精神文化的传承。
三、殡葬“深绿”发展中的文化引领
应当指出,本市殡葬“深绿”发展中的种种困难,很多都不是技术性的。在上海,广大殡葬工作者不缺乏殡葬技术创新的热情和能力,完全有能力在“底线”范围内把逝者的身后事安顿好。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是真理和道义的统一。基本内涵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就是把人当人,把人当文化人,把逝者用毕生创造的人生文化作为宝贵的财富。
民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中第一次提出了要依托殡葬设施建设一批生命文化教育基地的任务,本市殡葬业在生命文化教育方面也在不断探索。殡葬改革应在努力实现遗体火化及骨灰减量化的同时,致力于把公众的注意力转移到保存人生文化上来,使殡葬服务更大程度上成为敬重生命、热爱生命、体现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过程。
因此,当今的绿色殡葬使命,就在于不仅满足公众遗体火化,保存骨灰的需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千方百计抢救和保存随逝者逝去的人生文化。
上海殡葬“深绿”建设要融入到文化建设中,不能再是“就绿色而论绿色”了,更不能仅是“种树绿化”;而是要强调全面“融入”文化,要把“建有人文纪念设施”作为深绿殡葬的“基本标准”来要求,确定殡葬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定位,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形成现代殡葬的新形态。
本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
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尽快删除。